时间:2023-06-26 17:18:45 | 浏览:0
平凉崆峒山,黄帝问道那些事儿
秦玉龙/文
名画《黄帝问道图》
据传说,华夏民族的老祖先黄帝是个非凡人物,姓公孙,名轩辕,他的父亲不是人,而是雷电,“其母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我们凡人怀胎十月而生,可黄帝老人家在他娘肚子里呆了二十四个月后,于戊己日而生。听起来很耳熟吧?如果没记错,刘邦、朱元璋好像也不是他们父亲造出来的,而是神仙造出来的。
神奇的还不止这些,黄帝生下来就会说话,不但聪明睿智,而且谦恭好学,不耻下问,为寻求治邦安民之道,青少年时即立志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天下贤能之士。轩辕黄帝还是个大发明家,他的发明创造包括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医学等。正是因为有知识、有技术、有财富,是部落时代典型的高富帅,红二代,出生和出身决定命运,有背景才会有资格,有资格才能当黄帝,才有后来问道崆峒的故事。
平凉籍女歌手高翊菲创作演唱《崆峒绝恋》
据说,在轩辕帝之前,我们的祖先住的是窑洞,穿的是兽皮,出行全靠11路,看病全靠巫术。轩辕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咬牙,一跺脚,一股灵感油然而生,就发明了房屋,发明了衣裳,发明了车子,发明了医药。因为有技术,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他就成了黄帝。当了黄帝以后,他发现人们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娱乐手段单一,打发无聊时光除了啪啪啪,还是啪啪啪,轩辕帝觉得这样太原始,太淫荡,太不浪漫,太不文明了。于是,他又发明了音律,让人的感官刺激从脐下三寸上升到了更高的部位。从此,人们在啪啪啪的时候,便有了优美高雅的音乐伴奏,显得温馨而浪漫。
大型实景歌舞剧《黄帝问道》场景
据砖家考证,黄帝名叫轩辕,轩就是车,辕就是驾车用的直木或者曲木。轩辕,就是造车的人。还有一种说法,因为黄帝住在轩辕丘,所以叫轩辕氏(《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但易中天认为,这事儿逻辑上不通,如果不是先有轩辕氏,何来轩辕丘啊。你能说美国开国总统叫华盛顿是因为他住在华盛顿嘛。所以轩辕丘应该是因为黄帝而得名。
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大秦也就跟着说吧。
崆峒山上天梯摩崖石刻“黄帝问道处”
话说在石器时代,车的发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直到奴隶制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战争依旧以车战为主。如果真的是因为黄帝发明了车,而得号“轩辕”,马车、牛车、象车、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车,哪怕是人力车,就凭这一点,黄帝的地位就是不可撼动的。车的发明,不但意味着他有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而且他还拥有作战武器。他坐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有着装备精良的坦克部队。
于是,志得意满的黄帝就想出去显摆一番,对外宣称:去崆峒山找广成子问道。而这次去崆峒山,他已四十来岁,做国君也20多年了。
道源圣地崆峒山问道宫
大秦站在崆峒山下,遥想远古时代,泾水大浪滔滔,两岸草木茂盛,鸟兽鬼神出没,崆峒山祥云缭绕,神秘诡异,有个叫广成子的大仙就住在这里。山有仙则名,住在东方的轩辕黄帝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顾万里之遥赶来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
据韩非子引用目击者传言:黄帝的出场很拉风。那时候的平凉没名也没城,黄帝乘坐着自己发明的磁悬浮列车,沿泾水浩浩荡荡东进,左右两边六条蛟龙,护卫着大象驾辕的专列。鹤身人面一条腿的神鸟毕方担任副驾驶,铜头铁额飞沙走石的战神蚩尤车前压阵。腾蛇在地下保驾,凤凰在天空护航。风伯扫地,雨神洒道,虎狼开路,鬼神殿后……所以,黄帝老婆嫘祖所说:“鞋磨穿、脚磨破”纯粹是忽悠群众的鬼话。试想一下,你有宝马车,会骑着自行车去远行吗?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崆峒山
那时候,尚处在部落蒙昧时期的平凉先民,腰上缠着兽皮,在北山打虎,南山猎熊,属于没见过大世面的土锤级别,那见过这阵势,吓得一溜烟都飚没影了。广成子老先生看在眼里,心中不悦,幽幽地说:轩辕黄帝算个狗屁,不就是发明了一个烂车车子么,竟然好意思称帝。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土豪圈也甩的太大了吧,把我这神仙神山就没放在眼里么,这那是来问道,分明是耀武扬威卖派来了。遂出台九项规定,其中一项就是:凡来崆峒山找老广问道的人鬼神鸟兽虫,必须轻车简从,不讲排场,不开道护航,不铺张浪费,不惊扰沿途生灵,如违反规定,本大仙一律不见。
这是秦始皇还是轩辕黄帝?
黄帝在山下等了半天,还不见广成子显身,就问大老婆嫘祖:“是不是我心不诚、志不坚,广成仙子不愿来见我?”嫘祖拍马屁说:“我们从北斗星之东,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走到这斗柄之野,大家包脚的牛皮都磨穿了,怎么能说心不诚、志不坚呢!”一旁的小老婆女节却对嫘祖的说法不以为然。她告诉黄帝:“我们歌舞起来,仙师也许会下顾。”黄帝心想:“仙人估计也爱美人。”点头同意,于是焚起香草,青烟袅娜,香气袭人,群臣跳起操牛尾之舞,边舞边唱,声振山谷。
问道崆峒山,留影上天梯
这时候,广成子、赤松子正在棋盘岭上下棋,玄鹤童子急匆匆飞来用鸟语向广成子说:“禀仙师,轩辕氏带着一大帮美女在山下跳舞。”广成子一听有美女热舞坐不住了。他故作镇定地说:“真荒唐,不去治国,却来求仙。待会儿我去看看。”赤松子很识趣的赶紧起身告辞了,广成子一挥拂尘,一只丹顶鹤便落在身旁,他跨上鹤背,飘然出洞,一群五彩仙禽翻飞追随,发出悦耳鸣声。广成子在云端出现,黄帝等人欣喜若狂,全都跪倒在地。黄帝以极崇敬之语气,朗朗陈述:“弟子一片丹诚,前来求教,敢问仙师,至道是什么?”广成子乘鹤在黄帝等人头顶盘旋三匝,然后停在虚空。心想:“老子是来看美女跳舞的,你却在这里哔哔哔地问什么道。”但人家问自己,又不能不说。想了一会,语意深长地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完,拂尘一扬,仙鹤凌空,隐入云霞之中。黄帝一抬头,找不见广成子,有点怅然若失,他望着崆峒山,想着仙人的话,不由一阵心酸,泪水夺眶而出。
这二位乃隐居崆峒山的世外高人
黄帝流泪,当然不同于凡人哭鼻子。传说在黄帝落泪的地方,后来生出一眼清泉,泉中小石碧绿晶莹,据说那就是黄帝的泪珠,后人把这泉叫做凝珠泉或琉璃泉。不过,对于今天游览崆峒山的人来说,这眼泉的真假已不重要,听上去神奇才重要。
不过,黄帝也没有白来崆峒山一趟。回去后,他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大约60年后,已功成名就的黄帝,再次上崆峒山拜师问道。这一次他牢记“八项规定”,没有乘坐磁悬浮列车,也没有带飞禽走兽护卫,一路上,他不畏艰辛,在鞋磨穿、脚磨破,寸步难行时,以膝代步,继续上爬。砂石如刀,膝破血流,所过之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为后世留下了“血儿石”。黄帝的诚心与坚强意志感动了广成子。广成子立即派出金龙把他接上山去,传道于黄帝。
崆峒山八台九宫十二院
再后来,黄帝“崆峒驾鹤游,鼎湖乘龙去。”终于得道成仙,也成了我们华夏民族虔诚膜拜的老祖先。
再后来,崆峒大道上又先后迎来了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一代代帝王前来问道,他们虽然阵势不小,排场很大,但比起当年黄帝问道崆峒时海陆空三军护卫之盛大恢弘壮观气派之场面,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
是为大秦断想,即零碎片段的感想,各位方家看完笑一笑,吐吐槽,调调侃,最好不要一本正经义愤填膺地跟我咬文嚼字说什么大不敬!谢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而让崆峒山名闻天下、享誉海内外。 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南的崆峒山,因常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 关于崆峒山,有很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万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白云苍狗,斗转星移转眼间我们已来到了2023年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出发,共同向前作为新开始的纪念今天小编也将一份2023年崆峒山专属风景日历赠与您让它陪您前行与见证崆峒山旅游 ,赞 83一月掀开新历迎接新的一年崆峒山景色秀丽
6月18日中考也将结束,考试结束后,终于能松一口气了,在这长长的假期里,善待一下自己,到崆峒山来一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旅行吧!崆峒山景区毕业季福利崆峒山景区对全国参加中、高考的考生推出免景区门票的优惠政策:2023年6月9日至2023年8
黄帝问道圣地——崆峒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徐振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2023年的第一场雪,崆峒山一片银白。洁白的雪花飘落山巅,崆峒山愈发神秘。眺望远山,疑似仙境落凡间。雪后的崆峒山幽雅恬静,壮丽
央视网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黄土高原腹地,甘肃省东部有一个名为崆峒山的葱茏之地,宛如一颗镶嵌在金黄色王冠上的绿宝石,璀璨夺目。这里一改黄土高原苍凉雄浑的样貌,山势险峻,植被茂密,沟谷中流水潺潺,云海翻滚,仿若多雨湿润的南方。强烈的地貌反差让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闻旅,作者 | 杨凡企查查信息显示,1月27日,平凉崆峒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崆峒山文旅”)投资人信息变更,公司由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凉文旅集团”)和陕西旅游集团旗下的陕西
一场球赛,让平凉市泾川县走红出圈。原本默默无闻的陇上这座小县城一夜之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这里,还有被称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更是享誉海内外。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公
【畅游陇原】诗词里的崆峒山刘 薇崆峒仙境 摄影:徐振华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地理坐标 平凉大道肇始系崆峒。平凉之地,沃野千里,生长万物,也生长道、生长文化……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因
“北戴斗极为崆峒”素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称的崆峒山雄踞在甘肃省平凉市为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的要塞而崆峒山的冬天更别有一番韵味让我们走进冬季的崆峒山邂逅一场美丽的际遇吧!苏保烨 摄冬踏傲雪大雪过后,万籁俱静在崆峒山天地一色,苍苍茫茫千峰万岭,极
李白有诗云“世传崆峒勇”,杜甫有诗云“崆峒足凯歌”,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崆峒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峰峦雄峙、林海浩瀚、亭台楼阁,曾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如今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