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陇原】诗词里的崆峒山

时间:2023-06-26 12:46:20 | 浏览:0

来源:【新甘肃】【畅游陇原】诗词里的崆峒山刘 薇崆峒仙境 摄影:徐振华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地理坐标 平凉大道肇始系崆峒。平凉之地,沃野千里,生长万物,也生长道、生长文化……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华夏文

来源:【新甘肃】

【畅游陇原】

诗词里的崆峒山

刘 薇

崆峒仙境 摄影:徐振华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地理坐标 平凉

大道肇始系崆峒。平凉之地,沃野千里,生长万物,也生长道、生长文化……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因前秦大将军苻坚平定前凉置平凉郡而得名,辖1区1市5县。

平凉之地,苍天厚爱。戈壁西去,独留崆峒一柱绿;漠风北来,化作泾河百里波;冬无严寒,暖风轻抚游人醉;夏无酷暑,千年槐荫故事多。

森林覆盖率达33%以上,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世界养生大会指定宜居城市”“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2019全国避暑旅游十强城市”等殊荣,“问道崆峒 养生平凉”文旅品牌熠熠生辉,被誉为“道源圣地”“书画之乡”“武术之乡”“针灸之乡”“围棋之乡”。

丝绸之路三千里,平凉作为“西出长安第一城”,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市A级景区26个,如珠玉之辉光彩夺目,自然文史景观100多处,似百花盛开芬芳馥郁,聆听平凉故事,尽享鸟语花香。

偏安西北的平凉,有座崆峒山,山虽不高,却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名扬海内外,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

崆峒山既有北国的雄壮,又兼南国的秀美,被称为“西镇奇观”,以“五岳推为伯”“势压玉关雄”的气势吸引着历代人们登临览胜,传说黄帝、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临过崆峒,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尝西登崆峒”。

千百年来,母亲河泾河奔流不息,滋润和孕育着沿途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的人们,日渐消瘦。可雄峙西北边陲的崆峒山,依然巍峨挺拔,秀丽多姿,引来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郊等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览胜,歌之诵之。这些诗作传达了诗人对崆峒雄秀风光的赞美、对美好传说的神往,引发了人们悠悠思古之情,成为崆峒文化的诗意存在。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据说,这是最早描写崆峒山的诗词,出自7岁就能写诗的初唐大诗人骆宾王的《边城落日》。

此外,诗人杜甫,也多次写到崆峒,《寄高三十五书记》“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是真心称赞高适的才华,衷心为朋友得偿所愿而高兴;《赠田九判官梁丘》“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则是赞颂当时的名将哥舒翰平定河西之功。还有柳宗元《泾水黄》、李嘉祐《题灵台县东村主人》、许棠《过分水岭》《陇上书事》均为佳作。

不仅于此,在诗人眼里,有鹤的地方就有仙气,仙鹤栖息的地方是可以长生不老与来去自由的极乐世界,常有仙人在此修炼。鹤作为道教的文化符号,在诗歌中常作为引发诗人仙道联想的物象出现。正如贾岛所言:“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在众多诗人笔下,崆峒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明乔世宁《元鹤行》以“我闻崆峒山,上有古仙庭”“胡不即跨元鹤去。来往蓬邱渺烟雾,日与群仙共嬉豫”来表现对仙道的向往。王崇古更是在其《游崆峒》一诗中直抒胸臆:“我来谒帝桥陵宫,皆说仙人张三丰。日落题诗帝庭侧,月明跨鹤游崆峒。仙踪不可攀,仙路尚可蹑。努力访名山,来叩长生诀。”诗人听说仙人张三丰以鹤为坐骑,在崆峒山修炼,于是也来此一游,想寻求长生不老之秘诀。马文升《游崆峒》选取“苍龙”“元鹤”等意象突出崆峒山的仙气,最后以“何须更问蓬莱岛,此地令人欲挂冠”之句感叹崆峒山比蓬莱岛更使人向往。

崆峒仙山,烟雾缭绕。这里有美景,有历史,也有传说。据记载,上古时期仙人广成子长年居于崆峒山的混元洞修道,时常邀请仙友赤松子前来谈仙论道,品茶对弈。

最早把崆峒山当作神山、仙山来写的是李白。李白一生深受道教思想影响,对道家文化最为推崇,一心求仙寻道,被称为“谪仙人”。他的诗歌中有很多都蕴含着浓郁的仙道思想,如《登峨眉山》,描绘了峨眉山胜景与奇异传说之后,表达了“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的成仙愿望;《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李白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瑰丽奇特、缤纷多彩的神仙世界,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诗末更是直接慨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了自己对名山仙境的向往。

如今,又因有着“崆峒山色天下秀,自古西来第一山”之美称,一年四季人来人往,以求领略崆峒春夏秋冬的各色美景。

作为国家第一批5A级景点,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骨。从山底到山巅,植物茂盛、寺观繁多,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自秦汉时期这里就有了人文景观,此后经过历代的修建,山间道观林立、亭台掩映,楼堂馆所、庙宇宝刹,逐渐形成了“九宫八台十二院”中的四十二处建筑群,成为一座闻名天下的道教名山。

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近些年来,又先后新修了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三十五处景点。整个建筑群凝重典雅,气魄宏伟,每一个角落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浓厚底蕴。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资讯

​崆峒山 一部不可能完全读懂的经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而让崆峒山名闻天下、享誉海内外。  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南的崆峒山,因常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  关于崆峒山,有很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万

给您一年四季诗情画意,2023年崆峒山专属风景日历来啦!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白云苍狗,斗转星移转眼间我们已来到了2023年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出发,共同向前作为新开始的纪念今天小编也将一份2023年崆峒山专属风景日历赠与您让它陪您前行与见证崆峒山旅游 ,赞 83一月掀开新历迎接新的一年崆峒山景色秀丽

考试结束去旅游,毕业撒欢就来崆峒山!

6月18日中考也将结束,考试结束后,终于能松一口气了,在这长长的假期里,善待一下自己,到崆峒山来一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旅行吧!崆峒山景区毕业季福利崆峒山景区对全国参加中、高考的考生推出免景区门票的优惠政策:2023年6月9日至2023年8

2023,遇见不一样的崆峒山

黄帝问道圣地——崆峒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徐振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2023年的第一场雪,崆峒山一片银白。洁白的雪花飘落山巅,崆峒山愈发神秘。眺望远山,疑似仙境落凡间。雪后的崆峒山幽雅恬静,壮丽

《地理·中国》20211230 山野奇景·秘境崆峒山

央视网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黄土高原腹地,甘肃省东部有一个名为崆峒山的葱茏之地,宛如一颗镶嵌在金黄色王冠上的绿宝石,璀璨夺目。这里一改黄土高原苍凉雄浑的样貌,山势险峻,植被茂密,沟谷中流水潺潺,云海翻滚,仿若多雨湿润的南方。强烈的地貌反差让崆

与陕旅集团低调“离婚”,崆峒山大景区改革改制3年未满重回原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闻旅,作者 | 杨凡企查查信息显示,1月27日,平凉崆峒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崆峒山文旅”)投资人信息变更,公司由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凉文旅集团”)和陕西旅游集团旗下的陕西

“道源圣地”崆峒山:冬日雪景伴云海飘渺如仙境

一场球赛,让平凉市泾川县走红出圈。原本默默无闻的陇上这座小县城一夜之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这里,还有被称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更是享誉海内外。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公

【畅游陇原】诗词里的崆峒山

【畅游陇原】诗词里的崆峒山刘 薇崆峒仙境 摄影:徐振华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地理坐标 平凉大道肇始系崆峒。平凉之地,沃野千里,生长万物,也生长道、生长文化……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因

在崆峒山,邂逅冬天专属浪漫

“北戴斗极为崆峒”素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称的崆峒山雄踞在甘肃省平凉市为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的要塞而崆峒山的冬天更别有一番韵味让我们走进冬季的崆峒山邂逅一场美丽的际遇吧!苏保烨 摄冬踏傲雪大雪过后,万籁俱静在崆峒山天地一色,苍苍茫茫千峰万岭,极

平凉崆峒山,山川雄秀甲于关塞

李白有诗云“世传崆峒勇”,杜甫有诗云“崆峒足凯歌”,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崆峒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峰峦雄峙、林海浩瀚、亭台楼阁,曾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如今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百达翡丽收藏家数字电商资讯网林志颖歌迷网恒太照明股票php编程知识广东茶楼论坛谜语大全网美甲培训学习网赤水丹霞旅游网瘦身减肥训练营伯爵腕表之家翼装飞行运动网福州新闻资讯网天津旅游网今日济南
崆峒山旅游攻略-崆峒山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历史极为久远,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山问道的圣地。
崆峒山旅游攻略 wuzia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