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13:21:12 | 浏览:1
崆峒山,雄踞西北,东瞰五岳,自古有“道源圣地”、“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历史文化悠久,道源深厚,具有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有着典型的道教风采,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道教故事传说。
道源圣地
崆峒山的魅力在于道源圣地。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祥、繁衍道文化的地方就是崆峒山。崆峒山的道文化起源于何时?据崆峒山旁边的大地湾遗址证实,这里早在八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并开始稼穑。崆峒山的道文化应该从这时就已萌芽了。考古专家还在距今7500年的仰韶文化中找到了“广成”符号,这就意味着代表崆峒山道文化的广成子思想在那时就已存在,到三皇五帝时代,以广成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已经成熟,并声名远扬,引来不少贤达名人前来求学,轩辕黄帝就是其中的一个。
黄帝问道
崆峒山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山问道的圣地。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在崆峒山修道的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这一历史在《庄子、在宥》中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故往见之。”《神仙列传》中记载广成子是老子的前身,五千年前有轩辕皇帝向老子的前身广成子问道,所以崆峒山被称为“中华道教第一山”。
广成丹穴
道在广成子与黄帝认同后形成“广黄哲学”,再发展为“黄老哲学”,继而又成为“庄老哲学”、“老子”。这种含有玄念神灵的思路,把“道”的原始涵义“道路”展开为与宇宙自然社会联系:“形而上者谓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样把千差万别的世界变化又理解为世界的法则和本源,称为“天道”“大道”“人道”。黄帝得此大道而使中华古国以道传国。
八仙来游
八仙台位于中台西下方,面积500多平方米,东南北三面临崖,西面连接至蜡烛峰底,曾因八仙来此游玩而得名。此处幽静独居,是游客们寻幽访奇和休息的僻静之地。
龙潭古镇地理龙潭古镇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面积1.5平方公里,龙潭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氽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潭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
酉阳旅游风光摄影作品展第二期龙 潭 古 镇图一:龙潭古镇一角 李胜成摄龙潭镇地处我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国道319线、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穿境而过,距渝湘高速龙潭互通11公里,西阳火车站位于其境内,交通十分便捷。全镇幅员面积376平方
重庆酉阳县龙潭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保留着很多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还有当年乾隆皇帝的驿馆,供皇帝巡视下榻之用,保存非常完善。古镇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一条清澈的媚输河从镇中心穿过,河边有革命烈士
国内旅游:重庆“龙潭古镇”——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名镇最近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接连上演,在电视剧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演员之间精美角色扮演,将其中的宫斗戏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可以在剧中看到一处处古色古香的充满年代感的房屋建筑,在观
武陵山金鞭溪从武陵山中流过,形成了“水绕四门”、“十里画廊”等胜境,具有“奇、野、险、幽、秀”特点的“世上绝景”、“天下奇观”。现已建立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游览区。武陵山地峰奇、石怪、谷幽、水碧,有翠染碧空的林莽,虬龙蟠曲的苍松,遨游
在重庆有许多的古镇,每一个古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建筑,今天要介绍的是位于酉阳的龙潭古镇,这里不仅众多的明清建筑,还有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龙潭古镇位于重庆市渝东南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与秀山县相邻,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酉东的门户。龙潭古镇
酉阳县龙潭古镇龙潭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潭古镇位于重庆市渝东南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与秀山县 接壤,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为酉东门户;龙潭古镇景区以龙潭古镇和赵世炎同志故居为主体,总面积3.2平方
龙潭古镇,位于重庆市渝东南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氽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2012年12月,酉阳龙潭古镇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龙潭自蜀汉以
静宁寺静宁寺依山而建,气势宏伟,规模宏大,占地高达40000平方米,是四川最大的儒、释、道三教归真寺庙金佛山金佛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春是花的海洋、夏是避暑天堂、秋是满山 红叶、冬是冰雪世界。金佛山山势雄奇秀丽,景色深秀迷人。金
龙潭,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自秦统一全国至今,由梅树龙潭到如今龙潭,具书面记载的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龙潭古镇,龙潭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氽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