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崆峒山,黄帝问道美名传;悠悠泾河水,华夏文明五千年

时间:2023-06-23 13:15:52 | 浏览:1

大约五千多年前,地处西北的平凉崆峒山,森林茂密,景色秀丽,山势险峻,高耸云天,是幽雅的高山胜境。山上住着一位赤发赤须,得了“至道”的智者广成子。黄帝坐上龙椅后,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为寻求安邦治国、国富民强之道,黄帝不顾万里之遥,一路风尘仆

大约五千多年前,地处西北的平凉崆峒山,森林茂密,景色秀丽,山势险峻,高耸云天,是幽雅的高山胜境。山上住着一位赤发赤须,得了“至道”的智者广成子。

黄帝坐上龙椅后,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为寻求安邦治国、国富民强之道,黄帝不顾万里之遥,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崆峒山拜师问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少典之子,长大后因才华出众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黄帝聪明睿智,谦恭好学,不耻下问,治理国家,便立志要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天下贤士。40多岁的黄帝,做国君也快19年了,为表诚心,他不免要摆起威仪排场。坐上木轮大车,带着元妃嫘祖和文臣、武将100多人,浩浩荡荡向崆峒山进发。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和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崆峒山下、泾河之畔。此时,山青、水绿、天蓝。看着树荫蔽日、层峦叠嶂的崆峒山时,却找不到上山的小路。黄帝命随从原地休息,自己在山下肃穆敬候许久,仍不见一点动静。黄帝惶惑地转身问嫘祖:“是不是我心不诚、志不坚,广成子不愿来见我呢?”嫘祖说:“我们沿北斗星柄的方向日夜兼程,脚走肿了,腿走酸了,怎么能说心不诚、志不坚呢?”黄帝点点头,命随从焚起香草,安心静候,寻找上山的路。当缕缕青烟袅袅娜娜,香气飘到崆峒半山腰的时候,广成子左耳发烧,感觉有人来访。

也就在这时,随从找见了上山的羊肠小道。黄帝沿着小道急切地向山上的山洞攀爬,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见了半山腰的石洞。到了洞口,黄帝看见坐在蒲团,背对自己的广成子。黄帝先作揖,后以崇敬谦和的语气,笑脸问道:“弟子不远万里,诚心前来求教。请问至道是什么?”广成子早知黄帝来意,不温不火,头也不回地说:“荒唐,不去治国,却来求仙。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落黄,哪里能谈至道呢?”黄帝心想自己贵为天子虔诚而来,却吃了闭门羹,不免怅然若失,慢慢向山下走去。下山后,嫘祖见黄帝愁眉不展,问其缘由,黄帝一言不发,沉思片刻后,令随从“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

数日后,黄帝决定再次上山求道。临行前,嫘祖拉住黄帝的手,心疼地说:“放下架子,学会谦恭,心诚则灵!”黄帝点点头,笑着上山了。

一路上,黄帝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羊肠小道上砂石如刃,膝破血流,所过之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当黄帝这次膝行到山洞时,广成子感其诚心,便笑脸相迎。黄帝作揖磕头,然后虔诚地问道:“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听闻黄帝向他请教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时,赞许他问得好,随即以平缓的语气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

黄帝心悦诚服,向广成子行了叩拜大礼,高兴地说:“广成子之谓天矣。”

广成子笑着说:“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黄帝一字一句牢记在心,顿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黄帝拜别广成子,广成子起身相送,黄帝说:“恩师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圣贤之人啊!”

就在这天,赶来接驾的随从群臣,已登上峡口“望驾山”山头,等候黄帝出来。

黄帝毕竟悟性高,经过崆峒山问道、求道和悟道,在位期间,勤政爱民,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带领一批能工巧匠大造宫室、舟船、弓箭,创天文、历法、书契等。嫘祖也教民养蚕、稼穑之术。黄帝还根据自己的学医治病经验,和岐伯合著了《素问》与《黄帝内经》医书,一问一答,相得益彰。

后来,黄帝在坂泉战胜炎帝,在涿鹿擒杀蚩尤,统一了天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在黄帝时代,平凉崆峒这一带已相当文明了,《逸周书》载: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其尤、东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胡、北狄等十二部族悉归崆峒族。“扶万民、度四方,迁徒往来无常处”的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庄子·在宥》篇对黄帝问道的史实作了详细的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上,故往见之。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访。”

巍巍崆峒山,黄帝问道美名传;悠悠泾河水,华夏文明五千年。

轩辕黄帝崆峒山问道的史实,已深深烙印在平凉崆峒这块热土上,关于黄帝问道的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崆峒山与黄帝有关的景点、典故、诗词和故事,不仅是崆峒文化的丰厚遗存,更是华夏文明的见证。(文来源:刘武道)

相关资讯

重庆一个千年古镇,不仅门票免费,还有四种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很多人都把旅游当成了一种放松心情的绝佳手段,可以暂时逃离自己所扮演的身份,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无忧无虑地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享受阳光的美好与静谧,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热门旅游城市和景点,每天都有人前往观光。龙潭古镇重庆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火爆的旅

千年古镇新传奇——来自雪峰山高山台地溆浦龙潭的报告

古镇龙潭新传奇作者:姜庆华龙潭,因“潭中有龙”而得名。山水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担不尽的龙潭”之美誉。龙潭镇是溆浦县南部经济文化重镇。2015年,大华、横板桥、温水三乡并入龙潭镇后,龙潭镇成了溆浦除县城以外第一人口大镇。十万龙潭人

重庆酉阳千年古镇,底蕴丰厚人杰地灵,古朴古香好有烟火气

处在武陵山腹地的酉阳是重庆到达湖北、湖南和贵州的重要门户,历来享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的美誉,又是重庆少有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全县85万人口中,有接近80万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具有相当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也是重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个千年古镇全部“造假”,却一砖一瓦都是故事,游客大爱

重庆古镇很多,其中酉阳就有两个很受关注的小镇,一个是龙潭古镇,一个是龚滩古镇。因为都在酉阳这个小县级市,古镇由来又有些类似,所以很多人经常还会弄混。之前我分享龙潭古镇旅行见闻的时候,就有朋友告诉我:你名字写错了吧,是龚滩古镇,不是龙潭古镇。

「节目预告」千年古镇 粽香龙潭

龙潭古镇位于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历史上古镇沿着湄舒河而建,凭借河水之便,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距今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和古院落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繁荣昌盛。 一大早,段永军吴华蓉夫妻俩便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

重识千年古镇龙潭的古韵文脉

与栖霞山遥遥相望的龙潭,既是一处江滨胜地,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六朝古都的田野郊外。抖落岁月的浮尘,打开记忆的闸门,如果你跟随生长于龙潭的文史专家管秋慧走进龙潭,随着他的娓娓道来,可以让你认识龙潭的文脉古韵,让

新春走基层|着新装 换新颜 千年古镇龙潭的华丽蜕变

“这还是我的家乡吗?这还是我们大龙潭吗?这座小城镇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2月20日,才从广东回来的唐彩云,带着小孩走在龙潭镇的河堤上,看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时,不禁感叹,今日的龙潭,山是那样青绿,水是那

千年古镇的华丽转身——溆浦龙潭镇小城镇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侧记

悠悠龙潭河,静静流淌千年;茫茫景观堤,绵绵立于河岸;栩栩文化墙,循循引导方向;青青石板路,幽幽深入坊间。走进千年古镇——溆浦县龙潭镇,随处可见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城镇环境……龙潭镇是溆浦的人口大镇,2015 年12 月,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时

重庆千年古镇,酉阳龙潭

龙潭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渝东南,地处武陵山区腹地,镇域面积1.5平方公里,龙潭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氽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龙潭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

老仁沱,新支坪,千年古镇传神韵

来到江津老仁沱,站立江口,可静静观赏清清綦河无声无息地融入长江;靠近河岸,可静静聆听船工放逐春江竹排那悠扬的山歌清唱;漫步街头,可静静品味留下千年历史风韵的古宅老巷。(仁沱三桥)(真武老街风火墙)在这里流传着南北朝起始设置江州县城的历史故事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国画书画网丹霞山旅游攻略数字藏品系统开发舟山新闻消息网雁门关旅游攻略书法培训网科比·布莱恩特球迷网北海旅游网玉石网普拉达奢侈品钓鱼场资讯网蔚来汽车股票短视频电商创业网新能源汽车网火龙果种植网
崆峒山旅游攻略-崆峒山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历史极为久远,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山问道的圣地。
崆峒山旅游攻略 wuziai.cn ©2022-2028版权所有